分卷阅读268(1 / 2)

这般性子,就该自请为侧妃,将太子妃的位子让出来,也省得坐上这个位子叫人耻笑,也叫太子不满。

卫国公府

随着外头流言蜚语越来越多,说得越来越不像话,戚氏满眼担心,脸色阴沉得厉害,当着老夫人的面忍不住道:“胭丫头可是明媒正娶进了卫国公府的,和太子殿下也有互相扶持的情分,即便如今殿下回宫入主东宫,也万不能不念着这份儿情分,更别说,胭丫头还大着肚子快要临盆了,哪里能受得住这般委屈,殿下不念着夫妻情分,也要念着这孩子呀。”

戚氏见着窦老夫人站在一边,情急之下便想扯着窦老夫人的袖子说上几句,好叫窦老夫人保证会进宫劝一劝太子殿下,老夫人当了萧秉之多年的祖母,说话总比他们宁寿侯府的人有用。

她张了张嘴才想开口,就听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见着穿着一身墨绿色龙纹锦衣的萧秉之快步从外头进来。

屋里屋外的喧哗一时止住了,戚氏到嘴边的话也全都咽了下去。

见着萧秉之周身的气势和威严,戚氏心中更是生出几分局促和紧张来。

因她偏心太过对不住胭丫头,和女儿没多少母女情分,所以在这个女婿面前就没多少岳母的底气,更别说如今陆秉之成了萧秉之,成了身份尊贵的太子殿下,她就更端不住岳母的架子了。

萧秉之对着窦老夫人行了礼,快步走到床榻前看着崔令胭,见她脸色发白,昏迷中眉头紧蹙,依旧有些不安,周身的气压更低了几分,坐在床榻边握住了崔令胭的手,然后对着跟在身后的太医使了个眼色。

太医便是当初给陆秉之清除毒素的裴太医,原先也是见过崔令胭的,所以对于外头那些说太子也有意想叫崔令胭自请为侧妃,将太子妃的位置让出来的流言蜚语并不信,更何况,他这么些年跟在太子身边,知道太子对先皇后与今上还有淑嫔之间的芥蒂,太子这么多年都放不下那件事,又怎么会和今上一样,将自己的发妻逼迫到那个地步,做出如此负心的事情。

他上前几步,跪在地上给崔令胭诊了脉,又问了身边伺候的丫鬟崔令胭最近这些日子的饮食和起居习惯,听碧柔回禀说崔令胭最近几日睡不安稳,想到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不免在心里头轻轻叹了一口气,这册封太子妃的旨意没下来,崔氏听着那些流言蜚语心中自然是不安的,也怪不得会睡不安稳了。

这些话裴太医自然不好说,怕萧秉之觉着崔氏不信任他这个夫君,世间女子本就过得艰难,崔氏打小因着生母偏心也是受了不少委屈,就连和萧秉之的这桩婚事也是迫不得已,不过是老天眷顾,叫她得了这场造化罢了。他身为太医,并不想因着自己多嘴叫太子殿下心中多了一根刺,影响了崔氏在殿下心中的印象。

这般想着,他又细细诊了一回脉,眉头紧蹙良久才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崔令胭的气色,眼底露出几分狐疑和不解来。

瞧着他的动作和脸色,屋子里的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戚氏心中担心,没忍住走上前去问道:“太医,胭丫头这是怎么了,怎就突然昏厥了过去?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裴太医没有答她的话,像是细细闻着什么,随即视线死死盯着戚氏身上戴着的那个荷包,直将戚氏盯得有些不安的时候,这才开口道:“夫人这荷包里装着什么香?可是日日都戴在身上?”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戚氏身上戴着的那个荷包上,没人是蠢笨的,太医这般说是个什么意思,不用想都能想明白。

萧秉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冰冷,眼底满是寒意,窦老夫人也一脸不敢置信看着戚氏。

戚氏被二人的目光唬了一跳,下意识退后几步,想了想,将荷包拿了下来丢到了裴太医面前,声音高扬了几分,颤抖中带了几分不安和慌乱:“胭丫头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这当母亲的如何会害她?再说,我又不是傻的,这京城里没有哪个比我这个当娘的,比宁寿侯府更盼着胭丫头能平平安安诞下腹中这个孩子,又怎么会想着害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