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院里反倒来了女儿这,心里头就有些不安,急急忙忙赶过来,没想到就听到了这番话,哪里能不气。
陆丹若这话戳到了她的痛处,女儿嫁给裴安,她最担心的就是因着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得罪了淳安公主,叫女儿成了淳安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嫁进定国公府就没有好日子过。
一想到外头过继一事闹得这般大,定早就传到了淳安公主耳朵里,贺氏心中对岑氏和陆丹若就再没了半点儿情分,此时听着陆丹若这话,哪里还会给陆丹若什么好脸色。
她不等陆丹若开口就出声道:“我和你堂姐还要讨论嫁妆的事情,就不多留丹若你了。”
贺氏这话就是直接赶人了,半点儿脸面都没给陆丹若这个侄女留。
一下子,屋子里变得很是安静。
陆丹若的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在一屋子丫鬟婆子的注视下,愈发觉着难堪。
瞧见坐在软塌上的陆丹嬿手中厚厚的嫁妆单子,陆丹若更是觉着刺眼,忍不住道:“府里姑娘们的嫁妆都是有旧例的,婶婶如今执掌府中中馈,可别因着私心将公中的银钱贴补给堂姐当嫁妆,不然闹出笑话来可就难看了,这国公夫人到底只有母亲一人,母亲照顾外祖母一段时日还是要回来管着中馈的。”
陆丹若这番话够难听了,可贺氏是当婶婶的,又哪里会为着一两句揣测变了脸色失了体面,她反倒是露出几分笑意来,开口道:“这些就用不着丹若你这个还未定亲的姑娘管了,府里自有定例,只是你祖母疼嬿丫头,也满意裴安这个孙婿,所以这嫁妆若是缺什么,想来老夫人也愿意贴补,多疼嬿丫头一些。”
“至于中馈一事,我自是盼着嫂嫂赶紧回府,好替我分担一些,也省得我这当弟妹的成日里忙成这个样子,只是嫂嫂自己不愿意回来,我又能怎么办,丹若你今个儿回来怎么不劝你母亲一块儿回府,出嫁的姑奶奶总住在娘家瞧着也不像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嫁的姑奶奶被夫家嫌弃大归回了娘家呢。”
一瞬间,陆丹若的脸色变得通红,场面很是难看。
贺氏没给陆丹若这个侄女还有岑氏这个嫂嫂留半分颜面,也不怕这些话传到岑氏或是老夫人耳朵里。
谁都知道,哪怕是传出去了,老夫人和国公爷也不会给陆丹若和岑氏做主,毕竟这场闹剧是岑氏这个当嫂嫂的先闹出来的,早就面子里子都没了,如今陆丹若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这般见不得堂姐有好日子过,明显是被岑氏教坏了,又或者,骨子里便是如此狭隘刻薄的。
今日的事情传出去,旁人只会说陆丹若的不好。
跟着陆丹若的丫鬟见着自家姑娘气得几乎要晕倒过去,又知道姑娘如今根本就占不了什么上风,再闹下去只会惹得老夫人愈发厌恶,便连忙上前半推半扶带着陆丹若出了屋子。
见着陆丹若离开,贺氏才走到软塌前对着女儿道:“好好的和她置什么气,你平日里也不是这样的性子,面儿上装装姐妹和睦也不是多难的事情,何苦失了端庄贤淑的仪态呢。”
听母
亲这样说,陆丹嬿却是摇了摇头,她合上手中的嫁妆单子,开口道:“她从祖母院里出来不回自己住处歇着反倒是来了我这里,本就没安好心。”
“若我不将她的心思挑明,而是和她装姊妹情深,说不定我准备婚事这段时日她时不时就要过来,我得多难受,难道还要忍到出嫁那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