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嘴给娘娘安个怨怼皇上的罪名,娘娘哪里能担得起。”
“崔氏既放下身份做出这等事情来,娘娘暂且饶过她吧。毕竟,她出自宁寿侯府,若是娘娘太过将人作践了,传到前朝去,朝堂上未必不会有人借此事情寻咱们殿下的不是。”
淑嫔脸色变了几变,依旧有些不甘:“若不是那贱人和则哥儿搅合在一起在寿宴上做出那种蠢笨之事,本宫又如何会被牵累,从贵妃降为嫔位,被宫中那些妃嫔耻笑议论?本宫作践她拿她撒气又有什么过错,若是能够,本宫恨不得直接将她给打杀了,一解本宫心头之恨呢!”
第114章 自讨苦吃
淑嫔说着,又想起了这事儿的另一个当事人陆秉之。
她的脸色愈发阴沉了几分,咬牙切齿道:“这回皇上还是偏着陆秉之这个外甥了,为着一个外甥竟褫夺了本宫的贵妃之位,叫本宫成了如今这样一个小小的嫔位。本宫颜面损失是小,皇上待本宫凉薄便罢了,可皇上怎就连自己亲生的儿子都不知心疼了,则哥儿这些日子瞧着都清瘦了几分,人也消沉了不少,哪里还有之前的精气神。”
端嬷嬷听自家娘娘这般说,不免唬了一跳,严肃道:“娘娘慎言,这话若是传到皇上耳朵里,若以为娘娘不满皇上处置,心存怨怼这便不好了。娘娘如今处境艰难,哪怕是为着咱们殿下,说话也要收敛一些,莫要给人留下把柄叫人给算计了。”
淑嫔心中堵得慌,声音压低了几分,恨恨道:“本宫就是气不过皇上那般偏心陆秉之,他纵是淑宁长公主的亲子又如何,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臣,往后难道还能坐到那个位置上去?皇上如此偏心着实叫本宫心寒。”
端嬷嬷如何不知娘娘的难受,只能出声宽慰道:“皇上哪里是偏心陆世子这个外甥,不过是顾及太后娘娘罢了。殿下将陆世子给气病了,京城里流言蜚语又那般多,朝堂后宫都知晓此事,皇上若不处置,外人还不知如何议论皇上。更何况,距离陆世子中毒也没几个月,老奴斗胆说句
实在话,这回咱们殿下行事也缺了几分稳重,实在是有些仓促了,这才惹来如此祸端。”
“皇上膝下可并不只咱们殿下一个皇子。”
淑嫔心中不快,可端嬷嬷这话她如何不懂。只是儿子因着自小在宫中受了委屈所以性子有些和寻常人不同,行事也缺少稳重和章法。她也想劝,可奈何儿子行事肆意,又最是嫉妒陆秉之这个卫国公世子,觉着皇上偏着他,时常传召他进宫,对比起来,则哥儿倒不像是皇子,衬得则哥儿的恩宠那般单薄。
则哥儿心中不痛快,这才想出那样的法子来,拿崔令徽来羞辱陆秉之。
她这当娘的听到儿子如此做法,是又气又心疼。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这道理本宫知道,可本宫劝也劝过,则哥儿是半句都听不进去。之前也没见着皇上如何偏袒陆秉之,就连中毒那事儿都轻轻揭过去了,这回怎就如此心狠,半点儿不顾父子情分,一味要给陆秉之这个外甥出气。本宫总觉着,自打那崔令胭嫁去卫国公府后,是不是这陆秉之的运气就好上许多了。明明余毒未清说是身子不妥,可如今呢,身子好好的,太医都说了往后对子嗣没什么影响。这回皇上又是这般处置,你说,那崔令胭是不是有些不大对劲儿,若早知她能给陆秉之带来这般福气,本宫断然会从中作梗,绝对不许这崔令胭进这卫国公府的门!”
饶是端嬷嬷伺候了自家娘娘这么些年,听到娘娘这话心里头都大为诧异,震惊之下下意识道:“崔氏不过一个弱女子,还自小养在外家,娘娘怎这般想?”
“再说,她的事情奴婢也是知道的,当初在娘胎里就克着自己的弟弟,害得那崔慎泊生出来就身子孱弱,她八字硬,这才被戚氏这个生母心中嫌弃,自小就将她送去外祖家住着,也是几月前才跟着她舅母回京。”
“她八字硬,不克人就不错了,怎会对陆世子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