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 / 2)

院的冷冷清清,这里的热闹着实叫人听着刺耳。

她强压下这些情绪,挤出一丝笑意来打起帘子走了进去。

她一进来,屋子里有一瞬间的安静。

窦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也收了几分,见着她行过礼,才问道:“你母亲今日可好些了?”

陆丹若心中难受,可自打崔氏进门便屡屡受责罚,母亲如今也在父亲那里彻底没了脸面,所以她到底还是收敛了自己的小性子,恭敬地回道:“喝了大夫开的药已是好些了,多谢祖母关心。”

窦老夫人也知道那日儿子去牡丹院时正好听见岑氏和陆丹若在屋里说的那些话,所以也知道儿子对陆丹若这个女儿很是失望,不然也不会说出往后嫁人后来不来往都由着她这样的话。此时见着陆丹若这个孙女儿,到底是开口道:“你父亲那脾气你也知道,你往后收敛些性子,莫要像之前那般骄纵任性了。”

陆丹若自然知道窦老夫人所指何事,面上露出几分难堪来,心中也甚是委屈,她点头道:“是,孙女儿日后会记着的。”

窦老夫人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叫她坐了下来。

陆丹若上前坐了,听着祖母窦老夫人和崔氏这个嫂嫂说话,贺氏不时也含笑接上一句,陆秉之坐在那里喝着茶,应上一句话就能叫祖母的视线落在他身上,觉着他这孙儿哪哪儿都好,这般热闹,倒只有她这嫡亲的孙女儿像是个外人一样。

陆丹若眼圈有些湿,过去崔氏未嫁进来时祖母虽也偏心可并非是这样的。她来这清德院请安,祖母对她也是温和慈爱的,她也从来都不觉着自己这个国公府的长房嫡女哪里多余。

可自打崔氏进门,尤其是听父亲说了那些话,母亲被父亲拂了脸面病了后,她再一次过来请安,就觉着一切都变了,自己坐在这屋里哪哪儿都像是个外人。

那日表妹跟着外祖母梅老夫人来府里,私下里说话时表妹还提起家中的兄长过些日子就要成婚了,她这些日子甚是担心,怕未来的嫂嫂进门后不喜欢她这个小姑子,恨不得将她早点儿嫁出去。当时她听到那些话只觉着可笑,心想嫂嫂进门合该是谨小慎微,奉承讨好府里未出阁的小姑子的,哪里有当小姑子的怕被嫂嫂不喜欢,担心嫂嫂想快些将她嫁出去。

她觉着表妹这性子真是太懦弱了些,也想得太多了,岑府到底是比不得卫国公府这样的门第,养出来的女儿到底是多了几分小家子气。

可此时陆丹若却是也有了这种感觉,她这个未出阁的小姑子在这府里说不得在外人看来就是多余的,哪怕不明说,可祖母定也和父亲一样觉着她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等到嫁出去成了别家的媳妇,就和府里没什么相干了。

所以,父亲其实懒得理会管教她,不将她当作自己的女儿而是当成了日后别家的媳妇。

陆丹若觉着心中有些发寒,视线不自觉朝陆秉之这个继兄看去,头一回想兴许即便没有陆秉之这个世子,父亲待她也不如儿子吧。

又或许,是因着她没有个嫡亲的弟弟,所以在府里到底是没个依靠。

她又看向崔令胭这个嫂嫂,见着这个她一向瞧不上眼的嫂嫂如今在国公府这般自在,不仅得了陆秉之喜欢,甚至叫祖母都对她有几分偏心,心中嫉妒的同时不自觉又生出些许羡慕来,觉着崔令胭虽命不好叫生母戚氏不喜,可到底老天还是眷顾了她一回,叫她嫁给了陆秉之,才当了这个高高在上的世子夫人。

崔令胭如今都这般得脸了,倘若日后和陆秉之圆房,她怀了身孕,只怕气焰比如今还要盛上几分。

若是陆秉之的身子一直不好,两人一辈子都没有孩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