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公告(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一周后的周一上午,陈秉文在伟业大厦顶层的办公室刚处理完几份文件,秘书阿丽的内线电话就响了进来。
「陈生,李伟明经理来了,说北美那边的GG样片已经送过来了,问你什麽时候方便看。」
「让他进来。另外,请凌总监和方总监也过来一下。」陈秉文吩咐道。
几分钟后,李伟明丶凌佩仪和方文山先后走进了办公室旁边的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准备好了放映设备。
「陈生,凌总监,方总监。」
李伟明打了个招呼,迅速将一盘录像带放入播放机,「这是那边团队加紧赶工出来的GG样片,还有王子配合拍摄的一些宣传照和一段他新歌的MV,这首歌会作为GG的背景音乐。」
电视屏幕上开始播放GG样片。
整个GG,画面色调前卫,剪辑节奏明快。
王子本人穿着标志性的紫色服装,在充满未来感的舞台上又唱又跳,镜头不时切换到特写:他拿起一罐「脉动」功能饮料畅饮,随后展现出充沛的活力。
GG的创意核心是「释放能量,突破常规」,虽然受限于此时的拍摄设备和电视解析度,画质不算极致高清,但整体氛围和品牌调性抓得很准。
陈秉文看得很专注。
这个GG创意是他根据前世记忆里的几个经典案例融合修改后提供给团队的,虽然制作条件有限,但核心的「时尚」丶「活力」丶「能量」元素都表达出来了,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新颖。
现在看来,执行得还算到位。
片子播完,李伟明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地看向陈秉文:「陈生,您觉得怎麽样?」
「嗯,不错。」陈秉文点点头,「基本达到了预期。
王子的表现力和音乐都很抓人,GG的记忆点足够。
就用这个版本投放,让他们尽快完成最终剪辑和后期。
除了电视GG,电台GG和海报也按这个风格走的?」
「是的,陈生。」李伟明确认道,「全部统一风格,强调『释放能量』这个概念。」
「好。」陈秉文转向凌佩仪,「凌总监,北美渠道铺货和促销准备的怎麽样了?」
凌佩仪立刻翻开随身带来的文件夹,汇报导:「陈生,一切已按计划准备就绪。
东西海岸主要城市,包括纽约丶洛杉矶丶旧金山丶芝加哥等城市,首批货品已于上周末全部入库各区域中央仓库。
各大连锁超市丶便利店丶健身房丶大学校园周边的零售点也已完成铺货。
所有促销物料和店员培训都已就绪。
GG一旦上线,地面促销活动可同步启动。
功能口香糖和能量棒也会同步上架,与饮料进行捆绑促销。」
「很好。」陈秉文对凌佩仪的效率表示满意,「李经理,通知美国那边,GG定于下周六晚间黄金时段,在全美主要电视网同步投放。
投放后,第一时间监测各渠道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
「明白!」李伟明和凌佩仪齐声应道。
李伟明接着又补充了一句:「陈生,按照你的指示,我们也接触了NBA的埃尔文·詹森和拉里·伯德。
他们今年刚入选联盟,人气上升很快,目前的代言要价还不算太高。
你看」
「如果可以的话,直接签长约。」
陈秉文果断指示,「不要怕花钱,代言人多,我们可选择的馀地也多一些。」
「好的,陈生。」
谈完北美市场的事,凌佩仪并没有立刻合上文件夹,她翻到下一页,说道:「陈生,还有一件事需要向你汇报。
是关于你之前让我跟进的王老吉凉茶准备采用利乐包装的事。」
陈秉文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瑞典利乐公司那边给出了报价方案。」
凌佩仪条理分明的说道,「灌装生产线设备的价格可以非常低,几乎相当于半卖半送,甚至可以提供融资租赁。
他们真正目的和赢利点在于后续持续销售的包装材料,利乐砖包本身。
每个250ml的利乐包,包材成本比我们目前使用的玻璃瓶或PET瓶要高出接近0.2港币。」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如果王老吉凉茶未来大规模铺开,这个成本累积起来会非常可观。
而且,利乐公司拥有极强的专利壁垒,我们每生产一个利乐包,都相当于要向它支付一笔专利授权费,就像可口可乐丶百事可乐用我们的瓶盖也得付钱一样。」
「有没有其他选择?」方文山插话问道。
「有。」凌佩仪点点头,「德国有一家叫康美的公司,技术和利乐类似,但略有不同。
他们的包材价格稍微便宜一点,但技术是先将包装材料预制成型,再进行灌装,密封性和保质期可能略逊于利乐的无菌冷灌装。
更重要的是,它的专利体系与利乐不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利乐。」
陈秉文当然清楚利乐包和康美包的情况,未来在这两家液态无菌包材公司的专利挤压下,国内才诞生的纷美和新巨丰公司等新兴液态无菌包装公司。
但是,利乐作为包装界的老大,还是牢牢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每年的营收近百亿美元。
凌佩仪汇报完,陈秉文缓缓说道:「利乐的模式是用设备锁死客户,然后通过消耗材料赚钱。
这套模式很厉害,但长期看,我们会很被动。」
他看向凌佩仪:「凌总监,你重点研究一下德国这家康美包公司。
看看他们的股权结构丶技术专利储备和经营状况。
我认为,未来随着我们饮料板块越做越大,不能永远受制于人。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直接收购或者控股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包装公司。」
凌佩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明白,陈生。我会立刻组织团队对康美包进行详细的尽调评估。
如果能够收购成功,我们不仅能节省巨额的专利授权费用,未来甚至可以通过技术授权和建立行业联盟,形成我们自己的专利壁垒。」
「正是这个思路。」陈秉文赞许地点点头,「这件事要悄悄进行,先评估可行性。」
「好的,陈生。」
会议结束后,方文山带着花旗银行克里斯坦森团队的最新报告来到陈秉文办公室。
「陈生,克里斯坦森汇报,他们在二级市场收购和记黄埔股票的行动,遇到了新情况。」
方文山汇报导,「我们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0.8%。
但随着持股增加和市场流通股的减少,继续像之前那样悄无声息地大规模吸筹,已经非常困难。
最近几次操作,虽然尽可能分散隐蔽,但似乎已经开始引起市场部分敏锐投资者的注意,和黄股价已有小幅缓慢上涨的趋势。」
10.8%!
这已经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重要股东地位。
再继续偷偷摸摸地买,意义不大,反而容易授人以柄。
陈秉文沉思片刻,做出决定:「既然很难再隐蔽收购,那就乾脆转到明面上来。
持有10.8%的股份,我们已经算是和黄的重要股东之一。
藏着掖着反而显得我们意图不明,容易引发猜测和不必要的警惕。
不如光明正大地亮出身份。」
「陈生,您的意思是?」方文山隐约猜到了。
「以糖心资本的名义,正式对外发布公告,披露我们持有和记黄埔10.8%的股权。
这样一来,既符合监管规定,又显得我们光明正大,谁也挑不出毛病。
同时,可以向滙丰丶特别是向沈弼,清晰表明我们的存在和实力。
我们可以藉此正式向滙丰提出,有意参与收购他们持有的和黄股权,看看他们的反应。」
方文山笑道:「亮明身份,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滙丰愿意谈,那最好。
如果不愿意,我们这10.8%的股份,也足以在未来的和黄董事会里拥有重要话语权,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制衡力量。」
他停顿一下,略带疑虑地问:「不过,陈生,我们真的打算全面收购和黄吗?
以我们目前的体量,要吞下和黄这个巨无霸,即便有银团贷款支持,资金压力和后续整合风险也极大。
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主业的发展?」
陈秉文笑了笑:「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和黄当然是块肥肉,但正如你所说,全面收购难度极大,强求可能反而会拖垮我们自己。
我们的核心目标,始终是青州英坭坭和巩固我们自己的食品饮料主业。
收购和黄股份,更多是战略投资和布局。
如果能成,自然是大喜。
如果不成,我们这10.8%的股份,也能保证我们不被排除在局外,甚至能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别忘了,任何拿到滙丰手中和黄股份的买家,如果想顺利整合和黄,都需要得到重要股东的支持」
正说着,凌佩仪也笑着敲门走了进来:「陈生,方总监,刚接到消息。
之前我们接触的那两个持有青州英坭股份的小股东,终于松口了!
同意以溢价15%的价格,将他们总共4.3%的股份转让给我们!」
陈秉文听了顿时精神一振,高兴的说道:「确定吗?立刻敲定协议,尽快完成交易办理过户手续,避免节外生枝。」
说完,他向方文山问道:「加上我们这一周在市场上吸纳的散股,我们目前持有青州英坭坭的总股份达到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