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陆安自己回过味来的。她未必要得罪读书人,虽说有替罪羊,但不保险,这事总归是她挑起来的。所以,与其让别人拿这个人情,不如她先一步提出来不要把伪书踢出科举。
“官家容禀,《尚书》虽伪,其道不伪。”
“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便是出自古文尚书之《大禹谟》,吾等先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皆可以这十六字说之。其可正天下文人学问修养,使人知晓当如何达天人合一之境。”
“更有‘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此句,仁政要义,皆在于此。慎刑之思,皆在一念。”
“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治国理念,乃经世之良图,使仁君迭出,仁人为臣,天下百姓为之受益。”
“又‘满招损,谦受益’一语,乃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弃之可惜。”
“古文尚书中多珠玑之言,士之积学有年,岂使因噎废食?”
“臣欲请官家开恩,此后之论文义真理,不论文章真伪。”
语毕,陆安深深一躬,在他人眼里,更显名士风骨,文人风范。
众文人已然热泪盈眶。
*
陆安心知肚明,这些话如果是证伪之前说,那些文人只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东西,甚至会觉得,你陆九思差点坏了我们前途,难道不应该为我们留后路吗?
但证伪之后说就不一样了,经历过绝望的人,只要有一根稻草递过来就能感恩戴德。对陆安的些许怨念,也迅速转化为了感激。
陆九思又没做错事,古文尚书难道是他作伪的吗!他只是想要道出真相,还文学界一个朗朗乾坤而已。
他、有、什、么、错!
那陆九思没有错,错的是谁呢?
() 很快,就有人复盘时,意外发现了一点。
“陆九思一开始,是不是都没想过古文尚书是伪作一事?”
“他是不是去询问了魏员外郎,为何《论语》所言的《书》,和《书》实言,并不一致,而魏员外郎不仅不解答,还训斥他不思念书,只专注那细枝末节?”
不对劲,十万分之不对劲。
如老旧纺车吱吱呀呀,在一团杂乱中终是抽出了长长的线头。
不知是谁慢慢缓过神来,神色诡异:“陆九思不会是被魏员外郎那些话激到了,一定要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吧?”
【作者有话说】
5.31号更新
*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古文尚书·大禹谟》
*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古文尚书·大禹谟》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
满招损,谦受益
——《古文尚书·大禹谟》
*
天授人以贤圣才能
——《争臣论》
第171章·隶秘书省、任著作郎、入直史馆,赐红袍官服\x\h\w\x\6\.c\o\m(x/h/w/x/6/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