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幽禁皇后,置太子于何地?”
“请陛下三思,万万不能惩处皇后!”崔序等人也纷纷下跪附和。
皇帝却早料到他们这般说,这次却不容求情,“朕对外只称皇后病重,需静养避人,以全太子之脸面。”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皆知再无转圜余地,纷纷默然叹息。
皇后深深闭目,面色僵白伏身下拜:“臣妾领旨。”
发落完皇后,整条回廊寂然无声,几位阁老退至一旁,皇帝视线缓缓与明怡相交,他方才有留意,自始至终明怡均置身事外,对他们所言所行无动于衷,好似那人不是她,好似一切与她无关。
她越是如此,皇帝越是心痛,甚至盼着她闹上一闹,哭上一哭,诉出她之委屈,可惜没有,她脸色过于平静,平静到皇帝心里有些不安。
他难以想象,经历过怎样的磨难,才能炼就她这般坚韧的品性,再回想老太君那句“宝儿不肯回宫”,皇帝眉心被刺痛,险些睁不开眼来,他慢慢推开刘珍的手臂,一步一步来到台阶处。
过去他习惯了居高临下,哪怕是对着最疼爱的七公主,也时刻保持一份父皇的威严,可到了明怡面前,他忽然觉着这份威严多余了,甚至唯恐这份威严成为父女无法相认的隔阂,他再往前一步,来到台阶下,如此两人离得更近,只一步之遥。
他当然毫不怀疑老太君所言,这般出众的姑娘一定是他的女儿,他忍不住打量她五官,方觉她的眉峰与他极为相似,眼角的弧度却像皇后,许是集二人之长,容貌反而不那么像他们。
他的女儿竟是莲花门的传人。
皇帝怔怔望着明怡,一时难以回神。
明怡淡淡瞅着他,只觉皇帝险要将她盯出个窟窿来,不明白他盯什么,也无心揣度他的心思,而是将手中的恒王拎了拎,逼问皇帝,
“陛下,还有一人没发落呢?”
“胡闹,此乃无稽之谈,岂可当真?朕已亏待你多年,万不能再任由你流落在外,”表明态度后,皇帝语气放缓,哄道,“蔺仪,你乖,回宫认祖归宗。”
明怡面色纹丝不动,不与他分辨,而是转向康季,扬声道,“康阁老,您是礼部尚书,敢问册封公主,有何章程?”
凡皇嗣出生,须经司礼监太监、掌脉太医及内阁大臣共核医案记载,验明血脉无误之后,方能造册录入玉牒,颁赐金印,这些均是日后册封爵位的依据。
很显然明怡没有这些。
康阁老等人看了她一眼,又瞥向皇帝,纷纷不吱声。
皇帝何尝不知这里头的干系,捂了捂额,顿感棘手。
明怡不与他纠缠,往侧退开两步,撩手往前一比,正色道,
“陛下,时辰不早,您该回宫了。”
“......”
夕阳已挂去树梢之后,热气褪尽,宽院一片清凉,暮风徐徐铺在皇帝眼底,他目色好似染了秋霜,看着明怡神情一言难尽。
总不能任由他们父女俩僵持,刘掌印轻手轻脚奔过来,小声道,
“陛下,公主殿下定是一时难以适应身份骤变,还请您多担待些时日。”
莫说明怡,便是皇帝自个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女儿,认是一定要认的,可如何认,怎么认,尚需回宫从长计议。
皇帝最终深深看她两眼,颔首道:
“摆驾回宫。”
刘珍搀着皇帝先走一步,黑龙卫押着皇后紧随其后,皇后行至明怡身侧时,缓缓朝她转过身,凝望于她,眼神里翻腾着愧疚悔痛,以及些许不可启齿的难堪,她李秀宁骄傲了一辈子,独独对着这个女儿是半点底气也没有,嘴唇颌动,似有许多话要说,却终是无言以对。
她们之间唯剩无言以对。
明怡对着她倒是十分坦然,长长一揖,伏低腰身未起,皇后看着她眼底泪花簌簌扑落,终是一言未发,疾步跟上皇帝。
眼见黑龙卫鱼贯退去,其余人渐望她行来,明怡缓缓直起身,眼尾余光悄悄掠向那道清隽身影。
倍感无力。
当年出师之时,师父可没教她怎么哄男人。
天地良心,哄男人远比冲锋陷阵...难得多。
第101章第101章今夜由臣来服侍公主殿……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