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18章
顾闲中了府试案首的消息,也随着报信的人送回了长洲县,顾家兄长都还在县学那边干活,便有人把这个喜讯报了过来。
他都没反应过来,一向沉稳有度、做什么事都不急不缓的周教谕已经哈哈大笑。
顾闲虽不是县学教出来的,但从小爱泡在县学里,跟半个县学人没什么区别。
近来县中一些酸言酸语周教谕也有所耳闻,但顾闲已经受邀去金陵备考了,他便也没说什么。
这么小就拿了案首,固然要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要是一直这么优秀下去,有的人就是想来摧他也不知该从何下手。
只要叫那等宵小之辈拍马难及,又何惧于那点儿无中生有的中伤。
顾闲这不就给他们考了个府试案首回来?
周教谕大手一挥,给顾家兄长放了假,叫他回家报喜去。
实际上报喜的人早就到顾家了,顾父顾母欢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得知今天知府留人,顾闲得明天才回来,二老才没急着杀鸡宰鸭。
祭告先祖怎么都得本人在才行!
不过二老还是给来报喜的人都派了喜钱和顾闲做的一些糖果饼干。
顾家兄长回到家时,家里正送走一批客人了,个个都满脸喜气。
一家人围坐一堂,聊着还在苏州的顾闲。
顾闲得了案首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太仓,毕竟顾闲整天嚷嚷着“我老师是王世贞”,这会儿他考了个这样的好名次,别人便也会向王家人报喜。
魏氏得了这么个好消息,也不吝于给报喜的人塞些银钱。
原以为丈夫和小叔子是在胡闹,没想到是他们慧眼识珠,早早看出了顾家小子的不凡。
再想想顾家小子来家中做客时行事十分妥帖,才来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魏氏更是越想越满意。
当父母的挑女婿难免都会“势利眼”,怕对方品行不佳对女儿不好,怕对方家里穷女儿嫁过去吃苦,怕对方没上进心女儿也跟着蹉跎一生。
女儿出嫁到底是到别人家去过日子,自己再怎么愿意帮扶都鞭长莫及。这要是不势利一点,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自家孩子下半辈子“有情饮水饱”吗?
魏氏思量许久,去让人把王宜玉喊来跟自己学管账。
女红不学就不学吧,有钱还能买不了衣裳手帕吗?只不过能买的前提是得有钱啊,夫妻俩总得有一个能把钱捏在手里的吧?
本来魏氏还以为王宜玉会不愿意,没想到这么一喊王宜玉就过来了。
魏氏深深地看着自己女儿一眼,考虑到女孩子脸皮薄,终究也没说什么挤兑女儿的话,只手把手地将自己掌家多年的经验教给了她。
王宜玉知晓自家亲娘刚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不过她还是认真跟着学。
这倒不是她一明了家里的想法就真的期盼着出嫁了,而是最近《小说月刊》的投稿竞争变得特别激烈,上个月她新写的
儿子考了状元,然后被皇帝恨之入骨(不同点在于一个是半路接回来的皇帝、一个是自己教出来的皇帝)。
嘉靖皇帝特别讨厌杨慎,时不时就要问一下身边的大臣:杨慎最近怎么样?
每次听到杨慎又老又病,嘉靖皇帝就特别高兴。
据王世贞写书八卦,杨慎一度穿着女装戴着花与女伎一起上街,看起来已经有些疯疯癫癫,估计就是为了让嘉靖皇帝别盯着他了。
可惜一直到杨慎七十多岁病故,都滞留在云南不得归家,可见嘉靖皇帝有多恨他!
顾闲觉得自己虽不是张居正儿子,但现在这势头有点好过头了,将来也肯定少不了背靠张居正做事,说不定自己也要上万历皇帝的记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