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妙真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俗话说大家都有孩子,那孩子就算不上很稀奇了,日后也不会出现什么嫉妒残害,甚至是过继的事情。
对于她而言是好事,对于萧家的女人们而言也是好事。
京里的三叔来了信,让萧景时早日上京,如此也能在京中交际一番,萧二老爷和任氏二人又是准备了上千两的礼物,让萧景时带去京中。
妙真笑着帮他打点行李:“早点去也好,明年二月就会试,从咱们苏州到京里还远着呢,中途有风浪,船排期都得等着。”
“真真,我这一去,若是中了,就接你们一起去京里,若是不中,我也尽快回来的。”萧景时有些不舍妻子,但也知晓只有自己中了,妻子才更荣耀。
那些平日情爱说的再多也无用,对心爱的人好就是给钱给地位,其余全部胡扯。
妙真道:“看你说的,也不过这么一年半载的,有两个孩子陪着我,比什么都好。”
萧景时见她眼神还有些落寞,又按住她的手道:“等端午节过了我再走吧,现在先别忙。”
“还要等一个月吗?”妙真抬头。
萧景时似乎浑然不在意:“对啊,反正到京里最晚也得三个月,况且还有去年你帮我拿的帖子,那位陆指挥使在去年年底已经升为都督同知,别人无法走的门道,我却能上门,还怕什么。”
很多男人受了妻子的恩惠,并不愿意说出来,他就这么坦然的说出来了,妙真笑道:“你多留一个月,那我们就能多聚一个月。”
小喜本来准备进来说事儿的,听到萧景时和妙真的对话,不知怎么,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不就分开这么点功夫吗?至于么?
次日,梅氏
() 己天真,上了贼人的当。
只好跟张世华说大包氏当年趁着徐家家主过世,偷了徐家银钱跑出来的,原本只是想让他把她赶出华亭就好了,不曾想大包氏听到官差拿人就往河里跳,初春的水淬如寒冰似的,她就那么死了。
大包氏固然有问题,但就这么死了,妙云有些心里不好受,但转眼她就站了起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被张世华奉为神邸的女人,这般高贵大方,早就不是那个住在贫民窟的小女孩了。
且说在华亭做生意的徐三叔道:“你姐姐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
那大包氏为了独霸资源,一个字都没跟徐三叔夫妻透露,所以她们俩到现在还不知道。
包氏也道:“谁知道的,她看妙莲做卖婆赚钱,她也跟着做。”
“可惜了,咱们的钱算是要不回来了。”徐三叔一直很怕这位大姨子,所以她来借钱,就借了钱,反正他让大包氏儿子跟他做伙计也不必给钱了,没想到娘母子现在都走了。
说起妙莲,包氏就道:“咱们妙莲读书还比妙真读书多呢,只是你呀,没你二哥会钻营。又是把女儿送到大户人家,名曰供奉,指不定去做小老婆了,没当上,这回来又不知怎么攀上萧家了,他外表看着憨厚老实,其实最有心机的就是他。老人不奉养,兄弟不帮忙,亲戚不理会,只顾自家。”
她这番说,徐三叔嘴上把她骂了几句:“别胡咧咧,你话也说的太难听了。”
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也都是听进去了,不免道:“如今两个老人老了,也不需要他们操劳了,让老二管几日吧。”
包氏听了心中十分窃喜,大包氏死的事情她竟然忘得一干二净了。
又说萧景时在家这几日,白日妙真不好去书房找她,怕影响他读书,晚上二人倒是一处缠绵外。
除了缠绵之外,也会说许多话,起初萧景时都是半天才“嗯”一声,逐渐的也慢慢会每日和她聊几句。
“我已经和吴家说了,让她们直接把分红送到你这里来,你和孩子们只管用,别太仔细了。”萧景时想出对人家好就是给钱的法子。
妙真笑道:“我知道了,你都跟我说了一遍了。说起来,吴大奶奶自从那年生了个女儿之后,她身子原本也不好,一直没有怀上,说是帮吴大爷也纳了几房妾,也是无所出,前儿找我过去,我看她的身子是没问题的。”
女方没问题,其实多半就是男方可能有问题。
萧景时一下就猜到了,他也不奇怪,吴璋是风月场上的老手,近年来还捐纳了个武职,以官员相称,那就更不得了,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家里拉,尤其钟爱寡妇,可不把身子弄坏么?
除了家里的妻子心疼你的身子,外头的还不都巴不得你死在她们身上才好,只有取悦你到了极致,才会让男人乖乖掏钱。
“我听说知府把你的名单呈上去了?”萧景时问起。
妙真点头:“是啊,但我看又是没戏的,我如今已然不指望了,就在本地把事情做好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