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54章
至晚上,萧景时射箭回来,妙真就和他说了此事:“日后,我若是不在家,你就在家中守着,素来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似夏氏这样的人,原本就不是安好心的人,咱们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萧景时气道:“不如我和大哥说一声罢了?”
“俗话说抓贼拿双,捉奸成双,若没有证据,那你就是污蔑诽谤。况且,疏不间亲,若是有人跟我说你如何,我也不会信。咱们且先防范着,有些人的马脚总会露出来的,还是要有些耐心。”妙真让他按捺道。
萧景时听了她的话,暗道我这娘子平日好不爽快的人物,却能按捺得住性子,倒是不凡。
时隔几日,之前义诊患骨蒸的病人递了帖子进来,妙真又开了保真汤,因为她气虚太明显了,这保真汤倒是吃了有效,隔了几日那乡绅夫人送了六两的诊金和药钱。
妙真刚把钱放进匣子,又见汪榭带着她的小姑子过来,汪榭是她闺中好友,上个月徐二鹏的生辰,妙真回娘家,正好也见到她归宁,二人说了好一会子话。
见她们过来,妙真就先带她们去正堂吃茶,寒暄了一会儿,才带去诊室,诊断了一番才道:“这是肾气不足,才导致的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有没有血尿?”
汪家小姑子点头:“大夫我不会是要死了吧?”
“不是,能好的。我这里正好有药,帮你抓了之后,你拿回去吃,若是再不好,就再过来。”说罢,妙真抓了五淋散,又添了白茅根、小蓟两味药。
俗话说痛则为淋,不痛为浊,妙真虽然自己没得这种病,但是得这样病的人不少。
这五淋散开的是接近一个月的,她都是一个人装好,非常麻利的用绳子系了给她们。汪榭不好给诊金,送了两匹大红宋锦并一匹焦布来。
妙真比起以前只在意医术,如今也有了牵挂,大抵孩子并不需要她照顾的缘故。芙姐儿和肇哥儿两个现下半岁大了,正在床上玩儿,之前还哼哼唧唧,现在乖了很多,有时候妙真睡午觉起来,他们俩自己玩拨浪鼓儿。
萧景时对两个孩子也是爱不释手,就连脾气都变了不少,她们俩的日子过的细水流长波澜不惊。
夫妇俩一起逗着孩子,萧景时见妙真穿着银红罗衫,白绫裙,愈发显得眉目温柔可爱,他让乳母把孩子们抱上楼去玩,自己则是搂着妙真求欢。
“你看你……小心人家背后说咱们。”妙真嘴上这么说,手上却是摩挲着他的耳朵。
萧景时下场放下帐子,搂着娇俏的妻子,行了一回房,可谓是通体舒畅。
说来也怪,萧景时这样的容貌,长腰身,看起来风流的很,却并不好色,妙真不觉得自己魅力大,因为她也不是那等极其出挑的美女,就只能说他不太好女色了。
实际上萧景时都觉得有些离不开妙真了,他以前吃醉酒回来也就那般,如今却有专门的醒酒汤喝,眼睛不舒服,次日就有菊花枸杞茶,自然了,若是谁照顾他,他
了媒人上门,你看如何呢?”
若为了不得罪大姑奶奶,就觉得这桩亲事千好万好,那就是昧着良心说话,但妙真也不大了解那户人,只道:“论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做嫂子的,实在是不该分说。”
“这有什么,我既然喊你来,就是觉得你与她们不同,也有些见识。”任氏如此说。
妙真心想这不是挖坑跳给她吗?她便道:“《论语·公冶长》中有个故事,说孔子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弟子,能说会道,给孔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是不久,宰予逐渐暴露出本性: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所以,就有‘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就连孔子都要听别人的评论,再去看他的言行能不能符合,这事儿儿媳肯定是说不好的,我便是听说他很好,到底好不好,还得您和老爷一起看他到底如何?”
其实任氏这么问就是有意不愿意搭理这桩亲事了,妙真让她们自己去斟酌。
任氏听她这么说,也是点头:“说的有道理,我们且去打探一二。”
如果真的有问题,现成就可以不搭理这桩亲事,若是完美无缺,也是两全其美的亲事。
从婆婆这里出来,妙真也是松了一口气。
回到芙蓉坞后,楼琼玉抱着邈哥儿过来,妙真让他们三个小娃娃坐在一起玩,又感慨的对楼琼玉道:“去年咱们俩在一处做端午的针线,那才刚嫁进来没多久,今年咱们俩都做娘了。”
楼琼玉做针线的手一顿,好一会儿才道:“是啊,日子过的可真快。”
“六弟府试张榜了吗?”妙真知晓萧景棠参加了府试,也关心了几句。
这楼琼玉摇头:“还没呢,我也是日夜悬着心,正想着那日没有随你们去卧云庵上一炷香。”
妙真还是希望萧景棠也中个府试,就像她爹一样,有个功名在身上,终究是好的。然而事与愿违,萧景棠府试还是未中,只得借酒消愁,萧景时却和妙真道:“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人情世故上了,怎么有心思读书?”
这话其实一语中的,别看萧景时平时也出去吃酒,但只要不出去都在书房读书,且目不转睛,非常专心,自然,他也不是死读书的,还很有天分。
萧景棠的确乖觉、伶俐,于人情世故上比萧景时强,人缘很好,但读书这种事情,得有毅力才行,甚至有时候要和苦行僧一样。
“六弟还年轻呢,我爹爹也是二十六岁才中的秀才。”妙真道。
萧景时摇头:“这就得看他自己了,我与他说过好几次。”
一语未了,清风拿着拜帖过来道:“四爷,董大爷家拿了帖子来,说是他的生辰,想请您过去。”
“董蝈蝈家?好,你自覆上,就说我那日必定过去。”